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

成聖的追尋-回歸清教徒的靈修操練

林慈信

我想你的第一個問題是「誰是清教徒?」我們過去或多或少都聽過這個專有名詞,英文叫Puritan。他們給我們的印象好像是一群相當嚴肅,謹守教規,刻苦律己,生活很「清」苦的英國人或早期美國人。這也許不太偏差,但在這表面底下的實質是什麼呢?歷史由來?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。

我們知道在西元1517年十月三十一日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表了著名的「九十五條」,對抗當時羅馬大公教會(天主教)出售贖罪券,正式開始了令人振奮歡欣的劃時代的宗教改革運動。這在德國就演變成「信義宗」。

幾乎在同時,瑞士先有慈運理,再有法惹勒,最後有加爾文(Calvin;可不是達爾文,Darwin)集大成也成立了改革宗,其神學思想較路德更清晰、更有系統。

當時在英國有一個性質不大相同的改教。英王亨利八世為了休妻,另娶,加上皇室的利益,與羅馬教廷決裂,由上而下改教變成英國國教(聖公會,Episcopal Church)。西元1553-1558年間,天主教因當時「血腥瑪利」的統治而還魂,殺害很多傳道人,故此很多傳道人(John Hooper, John Bradford)逃亡歐陸,開始講悔改之道。1558年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繼位,再回復國教,但在改教上,因不想得罪天主教,變得不冷不熱,甚至壓迫想真正改教的人士。

改教之風吹到蘇格蘭,約翰諾思想領導改教,也遭統治者壓迫,逃到日內瓦(瑞士),得以學習加爾文的一些做法。後來蘇格蘭內戰爆發,他帶領許多加爾文份子回到蘇格蘭。內戰結束後,蘇格蘭政府堅決支持改教。後來長老會(Presbyterian)就在此誕生了,並且也影響了整個英國。

因此我們稱在15581710年間,在英國、蘇格蘭,後來在北美洲這些提倡宗教改革,提倡更徹底宣講福音,經歷重生、悔改、成聖的信徒為清教徒。

另外兩點要澄清的是:(1)諸位在賓州看到的AmishMennoniteQuaker都不是清教徒。他們的祖先是16世紀在德國的另一支比較激進的改教派-重洗派 (Ana-Baptist)(2)

十八世紀一本很有名的小說“The Scarlet Letter” (by Nathaniel Hawthorne)其中描寫一個清教徒牧師犯了姦淫,在衣服上放了個“Α”字的那一段純屬虛構。

清教徒簡史

我們華人對19-20世紀的復興運動(Revival Movement)1830年代以後從Kinney, MoodyBilly Graham比較注重大眾佈道技巧,向外傳福音的運動-比較熟悉,而較少經歷、認識16世紀清教徒的復興運動。清教徒強調的是教會內部(會友)要真正聽懂真正的福音,瞭解神的聖潔、主權和恩典,並徹底認罪悔改。如此傳福音是復興的果子而不是復興本身。他們不是律法主義者,但強調律法-神的啟示,神的道認為律法的三功用是:

(i)向全人類:宣告神聖潔的道德標準。
(ii)向罪人:指出罪人的需要,指向基督(324)
(iii)向信徒們:順服神的指引。(這第三點是清教徒的特點)

他們強調回到聖經,回到三位一體的神,回到基督耶穌的十字架前,他們強調與神有個人的關係,強調禱告、讀經、清楚得救。從某些方面可說是宗教改革後第一波的敬虔主義者(Pietism;通常用來指十七世紀中葉到十八世紀由德國的Spener, FranckeZinzendorf等人領導的運動)他們是一群穩固的信徒:即使在當時病痛和死亡是日常經歷的現實情況下(阿斯匹靈還沒被發現)他們還是以「活得好,死得好」(Live well, die well)為座右銘。他們對現狀的滿足來自神恩典的應許。他們也留下了很多書籍、講章、日記和詩歌。大家可以讀“Who are the PuritansA Golden Treasury of Puritan Devotion”J. I. Packer’s “Knowing God”(認識神;已有中譯本,華人基督徒必讀)Steven Charnock’s “The Existence and Attributes of God”。清教徒詩歌的歌詞(講義中有好幾首)都是以神,祂的屬性和應許為中心。

清教徒復興運動的本質

清教徒認為真正的悔改要經過下面幾個步驟:

(1)承認我們的罪過。
(2)為罪憂傷,恨惡罪,以之為羞恥(513238);但並不是“depression in progress”(在心裡面打滾),那就落於靠行為成聖。
(3)當轉眼注目耶穌,神就保證我們一定得平安喜樂活水的江河,也就是說要跑到十字架前(i)求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。(ii)相信祂已赦免我們。(iii)最後,接受祂的赦免,也就是祂寶血的洗淨。

人都是有回憶的,因此赦免(forgive),並不能導致忘記(forget)罪,而是以新的方式-十字架的恩典-以感恩的心情來回憶。

若說基督徒仍然犯罪,那和非基督徒有何不同?

J. Adams在「信徒之家」中有如下的說明:

(1)基督徒以誠實的態度對待他的罪。
(2)他知道犯罪以後應該做什麼(一定是到十字架前)
(3)他從犯罪、悔改的過程中,靈命得以成長。

清教徒論真悔改

讓我們看一下清教徒的成聖觀。清教徒認為重生(包括潔淨、改變和聖靈內住三成分)是成聖的起點。清教徒不相信我們重生以後,一下子就沒罪了。要瞭解到罪的權勢的粉碎包括三部分(1)耶穌復活就一次地永遠地勝過死亡、罪和撒旦的權勢;(2)聖靈重生了我們,就將我們一次從罪的權勢中釋放出來;(3)我們每天仍然繼續不斷地被從罪的權勢中釋放出來。

聖靈每天要我們曉得並支取祂復活的大能-基督是借著這大能復活的(3:10;羅1:4)我們的神是大有恩典和憐憫的神,恩典(grace)-是借著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和祂的復活解決了罪的問題;憐憫(mercy)-是藉聖靈不斷成聖,不單解決每天罪的問題,也解決了罪所帶來的各種後遺症(例如,人際關係的破裂,心靈的需要醫治)。但後者是福音的果子,而非福音本身,不可本末倒置,專重心靈的醫治等等,而忽略了福音本身(這是當代某些福音派教會的危機)

我們有神的恩典,但,什麼是我們人應該做的呢?就是要遵行天上王的律法。耶穌說「你們若愛我,就必遵守我的命令」(1415)。愛是遵守、行動、意志決定。律法的總綱是「盡心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」。和「愛人如己」。我們每天必須要棄絕罪(say “No” to sin)嚴遵神的戒命(say “Yes” to God),這樣成了習慣,最終使我們有基督的樣式和屬靈的性格。(J. I. Packer有言“Sow an action and reap a habit; sow a habit and reap a character.”)

我們有時懷疑聖經中羅馬書所講的「唯有靠信心才能稱義」和雅各書所講的「沒有行為的信心是假信心」有互相矛盾的地方。但,聖經在教義、生活、歷史和科學所有層面上都是無誤的(inerrant in doctrine, life, history and science)

下面六點指出信心、悔改和行為相同的地方:(1)它們都是神吩咐的(2)都是死在罪惡過犯中的人做不到的(3)神借著基督成就的大工和聖靈的大能,使我們能信、悔改和順服(4)當聖靈使我信、悔改、活出好行為時,是我真正信、悔改、活出好行為(5)人在能信、悔改、做出好行為上,毫無功勞。是基督和聖靈讓我們能成就這些的。(6)神在基督的面上(in Christ)接納我們的信心、悔改和好行為。

清教徒的成聖觀

清教徒認為神學就是Truth on fire,是學習永遠蒙福的生活的學問。他們不把理性和感性分開。他們用神學用聖經內容跪下禱告,用禱告精神來讀經。對他們而言,聖經知識、教義研究和在神面前的追求不是兩碼子的事。神學不是專給牧師的,而是給信徒紮根,過一個穩固的,有信念的,有使命感的基督徒生活。二十世紀下半有所謂的「歸納查經法」(inductive Bible study: Observe, Interpret, Apply)其實是源於清教徒的講道方法。他們刻意不走世俗的、文藝復興的、人文主義的路,不追求天主教強調的修辭華美或拉丁希臘古典文學的「智慧」,卻要把每段經文關於神的屬性(Attributes),神的主權(Sovereignty)聖潔(Holiness)和超越(Transcendence)講得清清楚楚的。

清教徒的神學觀

清教徒的平信徒認為每個星期天是「靈魂趕赴市集」的日子(Soul’s Market Day),要在這一天裝「靈糧」。他們在午飯後會彼此溫習早上的講章,並且背頌之,然後要默想六天。清教徒的默想(Discursive Meditation)是靈魂對自己作最嚴厲的講道,訴說關乎神的事;他不是靠感覺、直覺,而是根據一堆經文和教義問答。這與禱告的區別僅在於後者是靈魂對神訴說關乎神的事。清教徒和加爾文教導禱告要根據主導文。我們的禱告有時有很多「熱」,但缺乏「光」,這「光」只有從聖經來。

清教徒的默想與禱告

清教徒認為一個人不是被呼召作傳道人就是做有使命的信徒。神如何呼召呢?什麼叫呼召?「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,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,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做長子,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;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;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。」(829-30)呼召是神的聖旨臨到我們。清教徒是相信預定揀選的,但他們仍把每個人看成是被呼召的,要人好好抓住神的手,作榮神益人的事。當人知道自己已在基督耶穌裡,就有安穩的靈(It is well with my soul),就能拼命工作。

清教徒的呼召觀(Concept of Calling)

清教徒相信「預定」(有別於「預定論」),認為「自由意志」在聖經中是沒有的。人無能力貢獻救恩,選擇愛神。敬畏神和順服神在人墮落後已蕩然無存,人只會選擇背叛神。

定意揀選選民的神已在永恆中定好了。創造、掌管、救贖、宇宙歷史的完成的計畫。當祂進入時間與空間時,祂是以立約,守約主出現。信心是什麼?它是(1)抓住神的應許。William Ames說:“Faith is receiving and resting on Jesus Christ alone for salvation, As He is offered to us in the gospel.”(2)完全依靠應許。我們都關心自己有沒有得救的確據。清教徒認為它是要經過掙扎和努力去得著的。但每一位真正信基督,愛神的人早晚是會得到那真的,活的,持久的確據,讓我們能「活得好,死得好」。因此它不是真正的信心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我們都要經過三個階段:真理意志降服(Faith)→感覺(Emotion)(1)最先,從神而來的道教導我們,光照我們的理性,使我們復蘇。(2)聖靈光照人的理性,讓人認識福音,目的是要人的意志降服在神面前,意志改變後,人甘心情願到耶穌面前接受祂、信靠祂、擁抱祂的救贖。(3)最後情感就來了。當我們在神面前過自我反省生活,那活水的江河早晚會湧進我們心中,直到永生。

清教徒論救恩、信心和得救的確據

清教徒的牧師特關心信徒有無得救的確據。他們是加爾文主義者(Calvinist),絕對相信神在永恆按祂的美意預定揀選了要得救的人,但同時也極力傳悔改,信耶穌基督和十字架寶血的福音。這兩者有矛盾嗎?我們是神預定的嗎?請大家注意保羅在哥前八章強調要體貼,不得輕看信心軟弱的人。即便是一個脆弱的良心,在神面前也都是寶貴的。清教徒的任務是幫助他們,教他們如何建立「我有把握基督耶穌的寶血救了我,潔淨了我,我現在站在恩典之中」。清教徒傳好全備的福音後,告訴人們回家好好禱告,關起們來與神立約-徹底悔改,信靠基督,立志榮耀神,享受祂的同在。要抓住神的應許,禱告。如此聖靈會在心裡動工,祂與我們的靈同做見證;被聖靈動了工的靈裡會有一些敬虔美德(graces)就是悔改的心,知罪,抓住神應許,渴慕神與禱告,愛慕神和祂的教誨,願意看見神的國度降臨,恨惡、喜愛神所恨惡,喜愛的東西,對暫時今生東西輕看,對永恆家鄉看重。因此,信心軟弱的,要(1)抓住神的應許(2)聖靈會在你心裡做見證的(3)查考你的心,禱告,你有沒有這些graces,有沒有渴慕神,真的想看神的榮耀。

「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,都是神的兒子。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,仍舊害怕。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,因此我們呼叫阿爸,父。」(814-15)加爾文說「軟弱的信心還是信心。」你對你靈命得救懷疑嗎?清教徒會對你說「恭喜你!這一點點種子就是聖靈放在你心裡的種子,抓住這一點,繼續在神前求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